close

  中新社太原12月8日電 題:探訪神秘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
  中新社記者 張素
  在中國已建成的酒泉、西昌、太原三個發射場之中,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距離北京最近。但與因發射“神舟”而聞名的酒泉、因探月工程得名“月亮城”的西昌相比,這裡頗顯神秘。
  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200次發射,12月7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圓滿成功。藉此機會,記者探訪此處。
  這座由中國完全自主建設的第一座火箭衛星發射場,地處晉西北高原,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,溝壑縱橫、環境隱秘。它在誕生之初就被蒙上神秘面紗,直到落成20餘年後,即1988年9月成功發射中國“風雲一號”氣象衛星時才首次對外公開。
  資料顯示,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至今已成功發射“海洋”“資源”“實踐”“創新”“開拓”等系列科學應用衛星。雖不如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那般耀眼,但上述衛星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,在中國航天事業中亦是舉足輕重。
  “我們取得了航天發射系統高成功率的輝煌戰績。”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徐宏亮介紹稱,中心目前已具備運用多種模式發射多類型號、多個射向火箭衛星的能力,綜合發射能力從每年執行1次發射任務到每年執行30次以上,並行執行任務能力由同步執行1.5個任務提升到了同步執行7個任務。
  “房間不太暖和,但會用中央空調和棉簾保障火箭發射塔架內保持20攝氏度左右。”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設備室副主任謝挺說,這裡最低溫度達到零下40攝氏度,每年無霜期僅90餘天,諺語稱“五月樹發芽,九月飄雪花”。
  不過,徐宏亮將這裡的優勢歸結為地域戰略縱深、設備先進齊全、信息資源豐富、人才結構合理、老區文化淳樸等方面。憑藉特殊的經緯度和深厚的積累,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已成為中國近地、極地軌道衛星發射最理想的場所。
  近年來,該中心測試發射、測量控制、通信、氣象及技術勤務等五大系統又有突破,如搭建以萬兆網為主體的網絡傳輸硬件平臺、突出信息主導、驅動體制創新和體系配套建設,具體成績表現在測量數據的分析處理效率提升近6倍、所有工程師都可以勝任3個相近或相鄰專業的執勤維護任務、在30分鐘內就可實現兩個不同類型的火箭衛星狀態切換等。
  “乾驚天動地事,做隱姓埋名人。”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採訪時,工作人員常常這樣說。轉過身,他們已開始準備下一次的發射工作。(完)  (原標題:通訊:探訪神秘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fqkrwpes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